科技並不想當然就會轉化成經濟增長。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相當武斷,但是偏偏很多人就對這種觀念產生了不假思索的迷信。中國眼下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隨著經濟結構性困境逐漸加劇,中國政府企圖通過科技突圍來實現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而中國社會也湧現出來一股科技崇拜熱潮。
比如根據瑞銀集團的一份報告,中國社會正在形成的「科技經濟學」在改變中國的經濟形態。這種樂觀主義情緒充斥著中國社會方方面面。比如中國一家科技創業公司推出了一款農林植保無人機,這款無人機被認為會徹底改變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局面:不僅使農藥使用量每年節省
20%以上,用水節省
90%以上,作業效率達到人工的
30倍,管理人員還能利用大數據分析,第一時間處理問題,大大提高植保工作的安全性和作業效率。1
在數據面前一切詭辯都是無力的,果真如此嗎?科技的經濟效益果真這麽大嗎?
以為科技想當然就轉換成經濟效益的樂觀主義,如今變得越來越狂熱而且盲目,以至於我們不得不將之稱為「科技浪漫主義」。
不幸得很,這種觀念不僅落後於時代接近一百年,還對中國經濟當前的結構性困境掩耳盜鈴。眼下「科技浪漫主義」正在主導中國經濟改革。這無助於擺脫中國的經濟困境。
這種「科技浪漫主義」的源頭是奧地利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得(
Joseph Schumpeter)。熊彼得最著名的觀點是提出技術革新促成經濟周期性不穩定和經濟增長。熊彼得對創新的關切要追溯到
1911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
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他在其中強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有賴於開發新的原材料、生產方式、商品、市場和革新市場結構。
2
1942年,另一本更有名的著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提出,資本主義興起得益於創新,而其沒落受制於創新能力喪失(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向更缺乏創新和經濟效率的社會主義過渡,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經濟發展將趨於停滯)。
3
熊彼得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熊彼得的創新理念就包含商業創新和技術創新。後世許多時代甚至以為這就是基本常識。但是熊彼得理論同樣也遭到顛覆性挑戰。
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施穆克勒(
Jacob Schmookler)所著《發明與經濟增長》(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基於美國鐵路行業超過一個世紀完整數據發現,鐵路設備及零件采購增長與這類產品稍微滯後的發明增長之間存在密切對應關係。這種滯後現象表明設備銷售數據是發明增長的誘因。施穆克勒在建築業和石油精煉行業也發現了類似關聯,儘管這些行業的長期數據不如鐵路行業那麼完備。在研究二戰前後多個產業橫斷面數據時,施穆克勒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資本貨物相關發明與其銷售數據有極高相關性。這些研究使施穆克勒相信,影響市場規模的需求側才是激勵發明活動的決定性因素。
4
也就是説,施穆克勒發現,與其説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誘因,不如説是經濟增長促使需求增加才誘發了技術革新。
施穆克勒的研究補充了熊彼得理論的一個關鍵缺口:熊彼得理論無法解釋部分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經歷長期經濟衰退(比如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卻依然在創新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1982年美國經濟學家羅森堡(
Nathan Rosenberg)說,并不是所有技術都能將科學知識應用於生產性領域,而科學成長也並不是生產力增加的充分條件。
5 顯然,我們並不能想當然認為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就會帶來經濟增長。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當代政治觀念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